文:田甜
来源:蓝鲨消费(ID:lanshaxiaofei)
不少融了很多钱的新中式烘焙品牌已灯火下楼台。2023年3月开始,年初还拿了数千万元融资的虎头局深陷裁员、债务传闻,线下门店接连关停。截至目前,窄门餐眼显示,虎头局线下仅剩8家门店正常营业,7家在武汉,1家在长沙;线上天猫、抖音、拼多多等旗舰店也均已关停。与虎头局并称“新中式烘焙双子星”中的另一位、2020-2022年融了6轮的墨茉点心局,过去一年也在一路收缩,目前还在正常经营的40家门店均位于大本营湖南。……莫非消费者省吃俭用,对有“国潮”光环加持、曾经看见新店就排队的新中式糕点也开始抛弃了?先不急着下结论。因为蓝鲨消费同时观察到,一些深耕区域的新中式烘焙品牌,日子其实过得还不错。比如位于天津的“祥禾饽饽铺”,过去几年每年营收复合增长都在100%以上;位于杭州的“杨先生糕点”,2023年销售额做到了3亿元,而且成功跻身很多外地游客的“杭州伴手礼”;还有一度红到被山寨得遍地开花、奔波于一脑门子官司的“鲍师傅”,凭借设计出一款“肉松小贝”,长红不衰。近期,蓝鲨消费与祥禾饽饽铺第四代传人杨明、杨先生糕点创始人杨发超、CMC资本董事张琳聊了聊,逆势增长或长红的新中式烘焙品牌有哪些共同点,得出的结论是:活得好的新中式烘焙不相信“新消费”。01
意外走红,“佛系”经营
得益于国内发达的供应链与彼时还在红利期的各类流量渠道,新消费品牌的走红模式与走红之后的惯常操作大抵是:在确定了名字、包装和KOL矩阵之后,在营销方面一通操作猛如虎,就有机会跑出爆品;爆品诞生后,则力出一孔加码营销,让爆品热度延续下去;成为网红后,再趁着势头大笔融资、广开门店、频繁推新品……直到流量红利消失,资本热度退去,消费升级剧终。典型的是以长沙为代表的网红品牌模式,墨茉点心局就是其中之一。CMC资本董事张琳认为,这些新品牌有着与湖南卫视、芒果娱乐节目相通的调性,无论线上营销还是门店设计,其向外传播的所谓世俗快乐,年轻人很容易get到。正因为此,其品牌声量通过新媒体传播被不断放大,迅速出圈成为蜚声全国的超级网红,还吸引了不少粉丝专程去长沙打卡。如果说以长沙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成为网红是蓄意谋划,祥禾饽饽铺、杨先生糕点走红则是无心插柳。2015年,杨明接手祥禾饽饽铺,是因为他的父亲过了60岁、在勉强维持祥禾多年后萌生了退意。在接手祥禾饽饽铺之前,杨明有电商代运营的工作经验,成为祥禾掌柜后,他尝试将祥禾的点心搬到淘宝去卖。超预期的是,接手当年,祥禾饽饽铺卖出了几万斤点心,相当于店铺之前几年的销量。2018年初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三季(以下简称《舌尖3》)播出后,祥禾饽饽铺迅速火了起来。不过,让人啼笑皆非的是,当时不少天津人在网站上留言:这是天津的老字号吗?我从来没有听过。杨明告诉蓝鲨消费,在当时的天津,祥禾饽饽铺仅有一家,而且位置偏僻,是在本地人不太会光顾的天津火车站后广场附近,辐射距离至多周围1公里以内。
杨先生糕点走红,则多少带有运气成份。2013年,其首店于杭州西溪湿地景区内开张,直接原因是创始人杨发伟、杨发超两兄弟之前开在同一地点的餐馆快要活不下去了,这迫使他们思考生意上的转型。而杨家小麻花的制作技艺已历经四代传承,小包装的食品也适合作为伴手礼。此后,杨先生糕点销售额一路稳健增长。再次爆发,是在2020年疫情袭来线下生意遇冷、杨先生团队发力抖音电商以后。虽然身在“电商之都”杭州,不过当时杨先生团队对于直播带货真的没有一点基础,整个公司懂直播电商的人一个也没有。杨发超告诉蓝鲨消费,他们找过外部主播合作,投进去十几万,结果没有做起来,全部打了水漂。正当团队纠结于还要不要花大力气投入抖音电商时,杨发超对一名懂视频拍摄的女孩说,“我给你100万元,你想办法把它花掉,先不要管它成不成。”没成想很快就在抖音账号产出了爆款视频,100万元非但没怎么花,很短时间内还通过带货赚了100万元。值得关注的是,不管祥禾饽饽铺还是杨先生糕点,走红之后,他们都没有趁热打铁借势扩张。《舌尖3》播出的当年,祥禾饽饽铺没有新开一家店,第二年也不过新开了2家。而目前年营收做到5亿元的祥禾,门店总共也不过50家,全部位于京津两地,40多家都在天津。至于玩营销,相比长沙网红品牌在与消费者互动方面创意迭出刷足了存在感,祥禾倒有点“孤芳自赏”的味道——看看祥禾饽饽铺的微博账号就知道了,基本是个不定期广告的发布栏。只有零星的转发点赞数,估计也没有专职人员维护。这很像天津这座城市的风格,从来不去预设消费者想看什么,或者什么样的内容传播度高,只想真实地表达自我。杨先生糕点也是“偏安一隅”,至今成立11年,14家线下门店全部位于杭州。而且,杨发超告诉蓝鲨消费,杨先生糕点3年内不会走出浙江,3年后有可能开到江浙沪,至于全国化,“想都没想过”。02
活下来是本分
不过,你别以为这些“佛系”经营的新中式糕点品牌毫无雄心壮志,只想过一把小富即安的日子。蓝鲨消费认为,看似“佛系”的背后,其实是不为外界噪音所干扰,在建立对于生意本质的认知与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之后,自己掌控步伐的节奏感。杨明告诉蓝鲨消费,祥禾饽饽铺不是因他而起,他当然也不愿看到在他手里结束。祥禾创始人是他的太爷爷,创立时间是在20世纪初。他的爷爷师从清朝宫廷御厨,不仅手艺倍儿棒,还会变着花样出新品,将昔日宫廷点心不断翻新。而祥禾所在的天津这座城,“九河下梢天津卫,三道浮桥两道关”。洋务派曾在这里设立天津机器局,使其成为洋务运动重要基地;20世纪30年代,当时的天津有1200多家工厂、20万名产业工人,“南上海、北天津”遥相呼应……如今天津老字号数量全国排名前三,而便利的水运交通与港口基础设施,百年工业城市的历史积淀,无疑为天津老字号从作坊向品牌跃升奠定了基础。在接过祥禾饽饽铺之后,杨明最大的信念就是“人在牌子在,生意可持续”。在他看来,作为百年老字号,活下来是本分,活不下来则是没本事。“祥禾饽饽铺已经以手艺的形式活下来100年,我希望它以品牌的形式再活100 年。”为了尽到本分,延续品牌,杨明更愿意把赚到的钱投入设备升级与供应链改造。2018年,祥禾扩建了工厂,2019年开始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,使设备可以精准还原人手的动作。有的中式糕点品牌会强调自己的点心“古法”“手作”,但在杨明看来,“当烘焙师傅工作了10小时感到疲劳的时候,手法容易变形,而且,手作产品质量难免参差不齐,与机械设备制作是不一样的。”托新中式烘焙风口的福,2021年,祥禾饽饽铺终于被资本“发现”了。当年,祥禾饽饽铺完成了由CMC资本独家领投的过亿元天使轮融资。不过杨明告诉蓝鲨消费,在接受外部融资时,他曾向资方表示,“祥禾开新店需要的投入,只能用自己赚的钱滚动起来,融资的钱将用在供应链上,传统生意不应该靠融资去扩张。”杨先生糕点同样加大了对供应链的投入。几个月前,在杭州富阳区渔山乡,杨先生规划了一处园区,总投资大约2亿元,未来将成为其生产基地。杨发超告诉蓝鲨消费,杨先生糕点的产品包括麻花、芡实糕、定胜糕、青团等中式糕点,但聚焦的大单品,只有麻花和芡实糕两个,杨先生糕点的麻花也是用米粉制作的。选择在渔山乡建生产基地,因为那里有良田千亩,在水稻田旁边建工厂,可以与水稻结合得更深,对原材料把控得更好,未来,从第三产业的销售到第二产业的生产加工,再到第一产业的农业种植,杨先生都希望深度参与其中,希望自己的工厂能够成为全国最专业的米制品糕点工厂。目前,杨先生糕点还没有融资计划,一方面是因为不太差钱,每年净利润可以做到10%-20%,在维持公司日常开销之外,还可以对未来发展进一步投入;更重要的是,杨先生有自己的发展规划,“深耕区域的时间,至少20年。”03为什么中式烘焙还没有万店品牌?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中式烘焙点心是被年轻人抛弃的。杨明告诉蓝鲨消费,在他父亲掌柜时期,为了营生,祥禾的烘焙师傅们甚至不得不学做西式蛋糕。蓝鲨消费发现,近几年全国各地开始流行“老味儿”食品了,也就是小时候的味道。再加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,年轻人文化自信满满,做得好的新中式烘焙也借此东风打了一个翻身仗。正如杨明所说,近年跑出了一批新中式烘焙,老字号得以复兴,这与社会大环境有关,如果回到15年前,只怕谁也跑不出来。杨发超同样感谢这个“国潮”成为身份认同的时代。如今杨先生糕点围绕大单品开发多种口味,在产品包装和营销方面致力于讲好杭州故事,如果回到15年前,就算杨先生糕点成立时间更早,也不见得会在传统技艺基础上有诸多创新,因为市场也不需要如此之多的创新。CMC资本董事张琳则认为,中式烘焙点心还带着一种情绪价值,承载了很多回忆,这一点是西式蛋糕不具备的。有的与文化记忆联系在一起,比如祥禾的点心,会让人想起小时候姥姥给他吃的一块点心;有的与节庆或自然时令联系在一起,比如清明时节的青团,中秋节的月饼,这些品类是经历过时间检验的。既然如此,为何商业模式与烘焙店相似的奶茶店跑出了万店品牌,中式烘焙最头部品牌,门店数却只有1000-2000家?未来,中式烘焙有机会成就万店品牌吗?张琳向蓝鲨消费表示,烘焙品类带有一定的主食属性,其增长面临的最大瓶颈,或许就在于一个人的胃口装不下如此之多的烘焙糕点;再者,烘焙市场还存在很多区域性的小连锁品牌,其商业模式多为To B,比如味多美,线下门店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提货,这些区域性品牌生意相当稳固;此外,烘焙其实是个存在已久的品类,消费者在心中早已形成价格带,这就使得烘焙产品不可能定价过高,毛利其实并不高。如果是在资本助力下加速扩张呢?杨发超认为,资本入场当然可以助力品牌在短期内实现规模化,对应的代价却是:跑得太快容易死掉。因为中国地域差异大,做地域特色的中式烘焙糕点,有一个市场口味培育的过程,“比如一块芡实糕,有人觉得太甜了,有人觉得一点儿也不甜,这跟产品本身一点关系也没有,让消费者接受口味并渐渐形成记忆,这不是短期内就能做到的。”而前几年那些规模化扩张后又接连撤退的新中式糕点品牌,大抵是以门店规模不大、排队最火爆时期的月销去预设未来,一旦跨区域规模化,市场接受度、宣传营销与人工店面等各项成本,就变得不可控了。所以杨发超预计,中式烘焙跑出万店品牌,需要经过漫长的历程,这个过程将伴随人口的跨省流动、口味的南北融合、供应链的做专做精做强,届时,通过整合并购外省的供应链工厂,中式烘焙才有可能成就万店品牌。回到当下,中式烘焙还是要深耕供应链,做出货真价实的点心,不能妄想通过外部资本的助力或铺天盖地的营销,就能cover掉很多需要时间才能积累的东西。经历过前几年新消费浪潮的洗礼,年轻人越来越去繁存真,只愿意为美好而又货真价实的消费品买单了。